機床鑄件澆注位置應遵循哪些原則
時(shí)間:2016/2/20 14:02:45
瀏覽量:734
根據對機床鑄件凝固理論的研究和生產(chǎn)經(jīng)驗,確定澆注位置時(shí)應考慮一下原則。
1、機床鑄件的重要部分應盡量置于下部。機床鑄件下部金屬在上部金屬的靜壓力作用下凝固并得到補縮,組織致密。
2、重要加工面應朝下或呈直立狀態(tài)。經(jīng)驗表明,氣孔、非金屬夾雜物等缺陷多出現在朝上的表面,而朝下的表面或側立面通常比較光潔,出現缺陷的可能性小,個(gè)別加工表面必須朝上時(shí),應適當放大加工余量,以保證加工后不出現缺陷。各種機床床身的導軌面是關(guān)鍵表面,不允許有砂眼、氣孔、渣孔、裂紋和縮松等缺陷,而且要求組織致密、均勻,以保證硬度值在規定范圍內。
3、使機床鑄件的大平面朝下或傾斜。對于大的平板類(lèi)鑄件,可采用傾斜澆注,以便增大金屬液面的上升速度,防止夾砂結疤類(lèi)缺陷。傾斜澆注時(shí),依砂箱大小,H值一般控制在200~400mm范圍內。
4、應保證鑄件能充滿(mǎn)。對具有薄壁部分的鑄件,應把薄壁部分放在下半部或置于澆注道以下,以免出現澆不到、冷隔等缺陷。
5、應有利機床鑄件的補縮。對于因合金收縮率大或鑄件結構上厚薄不均勻而易于出現縮孔、縮松鑄件應優(yōu)先考慮實(shí)現順序凝固的條件,要便于安放冒口和發(fā)揮冒口的補縮作用。
6、避免用吊砂、吊砂或懸臂試砂芯,便于下芯、合箱及檢驗。經(jīng)驗表明,吊砂在合箱、澆注時(shí)容易塌箱。向上半型上安放吊芯很不方便。懸臂砂芯不穩固,金屬浮力作用下易偏斜,故應盡力避免。此外,要照顧到下芯、合箱、檢驗的方便。
7、應使合箱位置、澆注位置和機床鑄件冷卻位置相一致。翻轉鑄型不僅勞動(dòng)量大,而且易引起砂芯移動(dòng)、掉砂,甚至跑火等缺陷。
http://zhuoyuanjixie.com